欢迎访问诸暨在线文学专区! 诸暨在线人才交流网 | 诸暨房网 | 购车网 | 五金机电市场 | 油漆市场 | 珍珠市场 | 袜业轻纺市场 | 五金水暖市场 |
 
诸暨资讯 | 政府部门通知 | 公共服务中心 | 招投标信息 | 百姓论坛 | 便民服务 | 法律咨询 | 诸暨概况 | 诸暨旅游 |
诸暨商讯 | 二手市场 | 网上商城 | 互助信息 | 交友中心 | 许愿墙 | 文学频道 | 摄影专区 | 诸暨QQ群 | 企业建站 |
我要投稿
 
撬动生命的杠杆-梅塘夜谭
作者:草木皆醉  2019/2/3   被浏览 893 次  评论 0
 【恭贺春节】2019春节来临,恭贺诸暨在线文学专区的编辑先生和新老朋友们新春愉快,阖家欢乐,万事顺利! 草木 2019-2-3 戊戌腊月廿九

撬动生命的杠杆-梅塘夜谭(阅读推介)

【按语】如今,当你听说病人每次看病、配药只收一元钱。这似乎成了天方夜谭!读了《“一元村医”穿越半个世纪的坚守》(据2019-1-4新华网 作者黄筱 殷晓圣)这篇通讯,你会发觉,神圣之中。“一元钱”是撬动生命的杠杆,不妨称之为“梅塘夜谭”,兹将该文分享如下:

建德市乾潭镇梅塘村,有个“一元村医”吴光潮,附近的村民碰到头痛脑热都喜欢来找他。现年73岁的吴光潮已经在梅塘村干了50年村医,多年来,他利用中草药、拔火罐、针灸等,为村民解决农村常见病,治愈患者上万人次,基本上实现了小伤小病不出村。

绿漆白墙瓦片顶,还有几棵高大笔直的水杉树,梅塘村卫生室坐落在村口的半山坡上。冬日清晨六点,天刚蒙蒙亮,卫生室里已经亮着灯,吴光潮做着准备工作,等候村民来看病,他告诉来访者:“村里现在基本上是老年人,患者常常六七点钟就到卫生室了,夏天五点冬天六点我也就开始工作了。”这样的工作时间,从1969年吴光潮在半农半医学习班完成学习、在卫生室服务开始,一直持续到现在,

那时,吴光潮年仅20余岁,在村民们的推荐下,成为一名"赤脚医生"。不少同行都中途放弃了, 坚持不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资金,尽管有一部分的政府补贴,毕竟有限。但吴光潮却坚持了下来, 他不得不时常自掏腰包,贴钱给村民看病。一枚小小的一元硬币既是诊疗费,还是药费、输液费、针灸费、包扎费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他看病只收五分钱、一毛钱。从1983年起延续至今,村民看病,他只收一元钱。

村卫生室只有他一位医生,除了医生的工作,护士、针灸师、清洁工、采购员等岗位也都是吴光潮一人。午饭时间,他从卫生室走回家中吃饭,一路上但凡碰到村民,都会上前询问身体状况,有时村民遇到突发情况,无论几点打电话给他,他随叫随到。他说:“村里不到六百人,大概有什么病我都知道,全村人的病历都在我的心里。”

由于经常要在村里走访看病送药,吴光潮有一次冒雨撑伞骑自行车摔倒在路边,被诊断为脑震荡,在乡镇卫生院住了二十多天,先后有一百多位村民自发走五六公里路去看望他。他曾救活一位意外落入水塘奄奄一息的小姑娘。当年的小姑娘如今也当妈妈了,她把吴光潮当作父亲一样看待,逢年过节都会来跟他说说家常话,就像一家人一样。

吴光潮家旁边住着一家低保困难户,只要他们家遇到困难,或者身体不适,吴光潮就主动上门,除了看病送药,还给他们送吃穿用品,在这位老母亲眼里,吴光潮不仅是医生,更是救命恩人。老人家说:“没有他,我活不到现在。”有一次,老人病重,半夜开始便血、吐血,吴光潮知道后,二话不说,连夜雇车把她送到乾潭镇中心卫生院,救回了一条命。

最近,许多人都好奇,吴光潮行医为何只收一元钱? 镇卫生院院长说:"他说他有退休工资,为村里服务,也是尽自己晚年的一点力量。"乾潭镇卫生院给梅塘村卫生室做过统计,近三年,每年这里的就诊人次都突破四千,除了政府补助,吴光潮每年还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几千元补贴村卫生室。为了让村民看病少花钱,吴光潮经常上山采草药,然后免费分发给家庭困难的村民, 有些草药长在险峻陡峭处,遇到雨天路滑也不顾危险。有一次还差点丢了性命。

主席说过:“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,不做坏事。”上山采药、下村走访、随叫随到。退休后的吴光潮精神矍铄,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干劲儿。他常说:“只要村民需要我,我想一直在卫生室干下去,直到干不动为止……我们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,就选择了神圣,选择了伟大,选择了奉献。"行医50多年来,村庄在变,分分合合;村民在变,来来往往。但吴光潮和他的卫生室,始终矗立在村口,默默散发着光和热。

"一元村医"吴光潮就像一枚小小的一元硬币,虽然平凡,有时甚至不起眼。但他用医术、医德、医风,散发出他的能量,发挥着他的价值。村卫生室里,也挂满了各地患者送来的锦旗。多年来,吴光潮先后当选"全国优秀乡村医生"、建德市优秀共产党员、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。村卫生室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。当谈起接班人的事,他有些凝重:“希望能有愿意在农村扎得住根的年轻人、大学生,继续在这里为老百姓服务。”

【后记】梅塘村医吴光潮的忧虑,让我想起诸暨曾经的一幕:“院子不大,可也杂草丛生。东面两间平房早掀了顶,破烂不堪立在那里。若不是门口鲜红的‘十’字,谁会料想这废弃的农家小院是我工作的村卫生站?”这是金林子的散文《赤脚医生》里一名乡医的处境(载2016/7/19诸暨在线),不禁令人感慨:透过表面的萧索破败,我读出了其中被不少现代人忽视了的情愫——乡医牵着乡愁。林子是一名乡医,尽管三年来,她无数次地问自己:“一切可否安好?孤独,失落,彷徨深深笼罩着我。” 而乡医起码能满足当今贫困地区患者对悬壶济世的梦想,这又使她坚守,自豪。我仿佛看到,这座饱经风霜的老宅,斑驳的灰墙诉说着昔日的沧桑,何尝不也述说着今日乡医跟村民朝夕相处的眷眷乡愁呢?(随笔《乡医牵乡愁-写给林子医生》载2016-7-25诸暨在线)两年半过去了,如今的林子医生可曾安好?

2019-1-28 戊戌腊月廿三 阅读推介(原文结构、文句有所调整,内容有删节。)

 
评论 0 篇
发布评论
作者:
邮箱:
主题:
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
 
 
 
地址:浙江省诸暨市暨东路70号诸暨日报报业大楼 客服电话:0575-87020951 87016337 87013038   联系信箱:zxb@zhuji.net